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大发追长龙的技巧方法 > 新闻动态 > 婚姻中,那些喜欢吼老公,吼孩子的女人,看上去是家里最凶、最厉害、最强势的那个,但其实,她才是最顾家、最操心的那个
婚姻中,那些喜欢吼老公,吼孩子的女人,看上去是家里最凶、最厉害、最强势的那个,但其实,她才是最顾家、最操心的那个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1:21 点击次数:86
图片
在我们的印象中,或者说在大多数孩子的童年回忆中,母亲好像一直都是一个“凶巴巴”的角色。脾气暴躁,说话高声,在外边不顾他人目光,声音洪亮地抱怨着你又弄脏了鞋子、扯破了衣裳;在家里更是对你没个好脸色,作业没及时完成要挨一顿臭骂;图片
早上起床偷懒没刷牙会得到两个巴掌,多打了两把游戏更是触到了逆鳞,简直是十恶不赦;骂完了孩子,转头又骂丈夫,什么垃圾袋子破了没发现,汤汤水水洒一地;什么袜子乱扔鞋子乱摆衣服乱放、什么零食果皮纸屑不知道收拾、什么回家太晚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……相比起来,似乎爸爸就要和善得多,被妈妈吼时,爸爸会和自己站同一条阵线,会偷偷给自己买妈妈不让吃的零食,会带着自己一起打游戏……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,生活的全貌映入眼帘,你所看到的事实还是事实吗?图片
就像我了解到的一样,那些喜欢吼老公,吼孩子的女人,看上去是家里最凶、最厉害、最强势的那个人,但其实,她是最顾家、最操心的那个人。她吼孩子,是因为耐心说了一千遍一万遍,孩子还是不长记性;她吼老公,是因为无论嘱咐多少遍,该归位的东西还是没归位,该做好的家务还是没做好。她也想做一个温和的妈妈,善解人意的妻子,她曾经也是活泼开朗的少女,又是什么样的生活将她变成了这个模样?图片
角色的冲突与压力在一个家庭中,强势暴躁的母亲荫庇之下,必然有一个暗中滋长的特性——那就是父亲角色的缺失。一个女人,既要在工作中投入精力,做好本职事务;又要当好一个母亲,尽心尽力照顾孩子,还要做一个贤惠的妻子,打理内务收拾丈夫的烂摊子。图片
多重角色的任务和期望一层一层地拍在她的身上,她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挨个认真完成呢?耐心的询问、细致的照顾,这些行为都是情绪的输出,在经历如此之多角色的矛盾和冲突之后,她还会有多余的情绪投入吗?如果没有,那她就只能通过命令、斥骂、大吼,以此来达到她的目的——让这个家变得更好。图片
如果她还有心情去大吼大骂,那么这恰恰证明了她仍然在操心着家中大小事务,相信着家人能够向更好的方向改变,认为生活还有奔头和希望。如果她连吼也不吼了,骂也不骂了,每天只顾着自己的事,对于他人表现得漠不关心;那才是一个女人真正被伤透了心,不愿意再顾及这个家庭的表现。图片
警惕煤气灯效应2025年3月,一位博主发布帖子,分享了自己的经历:“我想起了自己怀孕时那段黑暗的时光,丈夫经常凌晨三四点回家,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;”“关键是他觉得自己是凌晨三四点回家,不是不回家,还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男人。”“我那时候失眠严重,每天都被他弄醒,辗转反侧到天亮,还得起床去上班。”图片
“到了孕后期胎儿压迫膀胱,我一晚上起夜好几次,再被他这样搞真的要崩溃。”“可是他在所有的家人面前都是一副可怜巴巴任由我骂的样子,包括我的家人都在指责我无理取闹、脾气暴躁。”“生孩子前一夜,我丈夫就去交了个费,然后竟然就要回家。我当时已经见红,开始阵痛随时要生,我歇斯底里对他大吼让他赶紧滚。”“我当时看来一定特别疯狂,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,脸颊浮肿,眼睛全是血丝,对着一个无辜的男人大吼大叫。”“可是这件事的前提却是,我马上就要生孩子,而他将近半个月没回家,现在却要离开医院。”“整个孕期我睡眠障碍极其严重,家庭氛围差到极点,他不停地挖苦我怀孕产生的身体缺陷……”图片
或许我们不应该问妈妈们为什么总是脾气暴躁,我们应该问是什么让她脾气暴躁、是谁让她脾气暴躁。这就是著名的“煤气灯效应”,通过扭曲受害者或者围观者眼中看到的事实真相,进而进行心理操纵和洗脑的手段。我们总是看到发疯的母亲,看到她歇斯底里、极度疯狂,在外人眼中,她是无理取闹、是情绪不稳,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。图片
超限效应都说:“成年人的崩溃只在一瞬间。”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,在监控摄像头中,一位母亲正陪伴着她的小女儿玩耍;小女儿只有两三岁,一直想将手中的画纸贴到妈妈手里的纸灯笼上。妈妈耐心地向她解释,这不是贴纸,不能贴在灯笼上。但是小女孩实在太小,根本不能理解妈妈的话。图片
于是妈妈为了哄女儿开心,假装将画纸贴到了灯笼上,没想到小女孩看到后,立刻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。妈妈连忙安慰她,可小女孩根本听不进去妈妈的话。妈妈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脾气,她狠狠撕碎了手中的纸灯笼,这一刻,她终于被生活中这些不值一提的琐事压垮了。其实,根本就没有所谓的“一瞬间的崩溃”,全都是纷至沓来的负面事件一次一次压在身上,终于无法承受后产生的结果。图片
在心理学中,超限效应指的是当出现的刺激过多、过强或者出现的时间过久时,导致个体心理状态失衡,出现极端情绪或者逆反心理的现象。或许,一次两次的错误,妈妈可以原谅,妻子可以理解。但是,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,甚至是借着错误的名头逃避责任的行为;无论是母亲还是妻子,任何一位女性、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为此感到崩溃的吧。家庭本应该是幸福的、温暖的,它不应该充满矛盾和斥骂,也不应该像一个失衡的天平;图片
一端坐着歇斯底里的女人,另一边坐着看似可怜却收获实际利益的男人和孩子。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,都应该用更加理解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为我们付出的亲人,不要让她们的心意被白费,也不要让她们的爱被辜负。-The End -作者-专序第一心理主笔团 |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